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哪里


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,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。也有另一种解释:女子如果没有才学,就看她有没有品德 。出处:明末清初张岱《公祭祁夫人文》:“眉公曰:‘丈夫有德便是才,女子无才便是德 。’此语殊为未确 。”
【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哪里】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明·陈继儒《安得长者言》:“男子有德便是才,女子无才便是德 。”清·李渔《闲情偶记》进一步解释:“女子无才便是德,言虽近理,却非无故而云然 。因聪明女子失节者多,不若无才之为贵,盖前人愤激之词 。”而女子之有才者,未必有德也 。传统道德提倡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要求安分守己,不必风流灵巧 。如章学诚《文史通义》称:“前人有云:女子无才便是德者,非恶才也 。正谓小有才而不知学,乃为矜饰骛名,转不如村姬田妪,不致贻笑于大方也 。”《新妇谱补》认为:“有才而炫,所伤妇德实多 。”女子通文识字,而能明大义者,固为贤德,然不可多得;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,挑动邪心,甚至舞文弄法,做出无丑事,反不如不识字,守拙安分之为愈也 。女子无才便是德 。可谓至言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