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平是如何盗嫂的


陈平是怎么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衣,走向巅峰的? 陈平盗嫂受金,《史记》记载有人指摘陈平早年与其嫂通奸,被流放 。 通奸一事出自于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 。
周勃、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:“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,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玉罢了,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 。 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,曾和嫂嫂私通;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,逃亡出来归附楚王;归附楚王不相合,又逃来归降汉王 。 现在大王如此器重,使他做高官,任命他为护军 。 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,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,钱给得少的就遭遇坏的处境 。 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,希望大王明察 。 ”
扩展资料

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在秦朝末年,英才辈出,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“世家”的,只有陈胜、萧何、曹参、张良、陈平、周勃六人 。 陈平能列其中,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。
司马迁:“陈丞相平少时,本好黄帝、老子之术 。 方其割肉俎上之时,其意固已远矣 。 倾侧扰攘楚魏之间,卒归高帝 。 常出奇计,救纷纠之难,振国家之患 。 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,然平竟自脱,定宗庙,以荣名终,称贤相,岂不善始善终哉!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?”
曹操:“萧何、曹参,县吏也,韩信、陈平负污辱之名,有见笑之耻,卒能成就王业,声著千载 。 ” 
参考资料来源:


汉朝陈平,“陈平盗嫂”是真的吗? 陈平“贪财盗嫂”,刘邦却肯用他 。 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,主要从“德”与“才”两个方面去考虑 。 认为是刘邦重“才”不重“德” 。 类似的人才观,还包括曹操,他提出了“唯才是举”的口号 。

不过,我在仔细研究史书的时候,却发现,认为刘邦重用陈平是重“才”不重“德”的说法,可能是一种误解 。 也就是说,所谓“贪财盗嫂”一说,很可能是对陈平的一种诬蔑 。 为什么这么说呢?先说“盗嫂” 。 关于陈平“盗嫂”的说法,出自于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 。 当时,陈平离开项羽投奔刘邦,因为刘邦听了他一席话后,就非常信任他,任命他当护军之类的高官,还出入同车,于是,周勃、灌婴这些人就在刘邦面前说陈平的坏话:“平虽美丈夫,如冠玉耳,其中未必有也 。
臣闻平居家时,盗其嫂……”但是,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开头却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,曰:‘亦食糠核耳 。 有叔如此,不如无有 。 ’伯闻之,逐其妇而弃之 。 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陈平在家里不劳动,他嫂嫂很不高兴,说了不少闲话 。 陈平哥哥听见了很生气,把他嫂嫂给撵了 。 陈平哥哥把妻子撵了,那一定是他妻子与陈平闹得不可开交 。 既然闹得不可开交,陈平怎么可能“盗嫂”呢?

难道是陈干还有别的嫂子?但是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呀 。 显然,这个说法是对陈平的诬蔑 。 而周勃、灌婴等人之所以诬蔑陈平,无非是因为他一投奔刘邦,凭嘴皮子就获得刘邦的高度信任,让他担任“护军” 。 护军是军队中的一种高级官员,是管理大将的(当然也就是管理周勃、灌婴等人的),让这些武将不高兴 。 而周勃、灌婴之所以编一个盗嫂的瞎话,那是因为陈平长得帅 。 “美丈夫,如冠玉”而已 。
陈平“贪财”,也是周勃、灌婴说的:“臣闻平受诸将金,金多者得善处,金少者得恶处 。 ”刘邦问陈平的时候,陈平自己是这样解释的:“臣裸身来,不受金无以为资 。 ”我们需要注意,周勃、灌婴说陈平贪财,是在陈平当了护军以后 。 诸位将领给他钱,给得多的陈平就给他们好处,给得少的陈平就给他们难堪 。 陈平自己解释的是,自己是赤手空拳来的,手里没钱,就办不了事 。 所以诸将给我,我就收到了,我拿这些钱是用来办事的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