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新谈气功收功方法 回光返照的千古秘诀

一、神秘的天目镜和内气光源
佛道文化在开发人类智慧的过程中, 认识到, 在人类的正常视觉功能以外还有超视觉功能, 这种超视觉功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内视、透视、遥视功能 。 这种功能的开发, 佛家称之为天眼通, 道家则称之为开天目 。 在千乘修光功的实证中, 人体的印堂穴部位确有一面神秘的天目镜(脑屏) 。 它的外形就像一面巨大的圆镜, 从内往外看为凹透镜, 从外往里看为凸透镜, 只要修到内气光源充足, 天目镜就会自动打开, 闭上眼睛就能看到 。 由此可见, 佛家把人类的智慧形容为大圆镜智是有根据的 。 天目镜有显像能力, 它随功力的高低能够显现万事万物, 而且超越时空, 突破屏障,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透视、遥视功能、预测功能 。 不过, 天目镜的呈像能力常常容易受人的情绪或者为一些阴性信息所干扰, 所以在呈像时有时准确有时不准确, 真真假假, 需要细心分辨, 但关键是练功者的定力要高, 禅定越深, 呈像越真实, 越能深入事物的本质, 看到事物的实像 。
天目镜能够呈像的关键在于内气光源充足 。 那么内气光源又来自何方呢?内气光源就是来自环绕中脉的七个气光轮 。 这七个气光轮储气越充足, 天目镜的显现就越稳定, 越准确 。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, 天目镜呈像的原理与电灯发亮的原理非常相似 。 电站输送电能过来, 电灯就能发亮, 电力强电灯的光亮度就强, 相反, 电力弱电灯的光亮度就弱 。 人体中脉的七个气光库就是电站, 通过中脉把气光关至天目, 天目就能呈像, 而且气光越足天目就越光明, 呈像就越稳定, 越准确;反之气光弱, 天目呈像就弱, 也不稳定 。 天目镜在呈像时须要消耗一部分气光, 所以佛道先人主张慧而不用, 因为只有保留气光能量, 才能为培育全息气光胎, 发射全息气光婴作准备 。
二、内气光源的种类
修炼千乘修光功需要经常地采两种气光源:一是先天气光(体外光), 即弥漫于宇宙的光子能量流(以太阳光为主)和时时刻刻闪烁跳跃的以极小白亮点为主的“活亮子”;二是凝聚后天气光(体内光), 即通过口鼻摄取转化成体内的气光能, 不使其外溢和流散 。 修炼千乘修光功要经常采集先天和后天之气光, 并经常把二种气光在下丹田融炼, 使二者交合, 组成新的气光物质“真种子”, 它会给体内带来新的能量, 会改变人体的物质结构, 按道家的说法, 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, 由凡体变为仙体 。 要注意的是, 采集先天气光与凝聚后一气光都要适度, 否则都会影响结气光胎、育气光婴的时间 。
三、储存、熔炼内气光的方法
正常人的双目在主观意识(识神)的指挥下, 都是向外放光观事, 不断地消耗体内的气光能, 气光能不断消耗, 人的先天元神就不可能现显和培育 。 因此, 正常人从生到死, 都是先天能量不断消耗的过程, 这就是顺则凡的意义;而修持的过程就是要改变这种外耗的状况, 佛家认为修持就是要达到漏尽通, 不但不外耗气光能量, 而且还要采聚外在的气光能量, 这也就是逆则仙的意义 。
但是, 在一般情况下,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上溢(神)下漏(精), 因此必须随时补充能量 。 千乘修光功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采光聚能方法, 下面分别介绍:
(一)回光收能法
双目向外观看为放光, 盯着看为射光, 这样神光外放, 都有是耗能, 只有回光才是聚能 。 关尹子曰:“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 。 ”“一回光, 周身之气皆上朝 。 ” 吕洞宾曰:“回光者, 消阴制魄 。 ”“只守(回光)此法, 自然精水充足, 神火发生, 意土凝定, 而圣胎可结矣 。 ”人体内光本性活泼爱动, 不易凝聚, 修持者往往在内光初现时, 惊喜万状, 不知所措, 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, 内光往往得而复失, 实在可惜 。 现将我祖上所传的和光聚能法宝献于天下有缘者 。 其法有两种:一是翕聚气光法 。 当修持者的内光忽上忽下、忽左忽右、恍惚不定时, 眼千万不可随光去看, 应赶紧翕聚收回 。 方法是先将自己的心意定住, 依眼睛部位按子、卯、午、酉的方位转气收光 。 眼下子位, 左眼为卯, 上为午, 右眼

推荐阅读